人活着,其实就是两件事,一是让肉体健康,二是让灵魂自在
短视频那帮人,平均每周加班近15小时,平台不喊累,公司不认账,直到头部MCN自己下禁令——凌晨一点断网。
短视频那帮人,平均每周加班近15小时,平台不喊累,公司不认账,直到头部MCN自己下禁令——凌晨一点断网。
去年还在死磕夜跑,今年科研圈已经把减脂玩成了“时间游戏”——早七点晒三十分钟太阳,等于多跑三公里,BMI自己往下掉,听着像玄学,数据却白纸黑字印在《Nature》子刊。
我见过一个朋友,三年前还在朋友圈晒加班到凌晨、甩锅给同事、抱怨老板不识才,结果年终奖没了,团队散了,连相亲对象都嫌他戾气重。
在生活里,我们常常被各种道德标准束缚着,就像给自己套上了一副无形的枷锁。我在门诊接触过很多人,他们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,明明内心压抑得难受,却不敢越雷池一步。比如有个年轻人,在工作中总是逆来顺受,同事把一堆工作都推给他,他心里委屈,但因为觉得要做个“好人”,
午饭之后,是一天中最容易犯困的时刻,不少人习惯在这段时间小憩片刻,图个精神舒畅。谁能想到,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,竟然可能在悄悄改变身体的运行轨迹。
“她就是太爱生气,才把命气没的!”说这话的是张阿姨,67岁,邻居老王的老伴刚去世不久。
你是不是也这样?微信好友快塞满了,刷朋友圈像是在批阅奏章,可真想找个人说说话时,手指划拉半天,却不知该点开谁的头像。
”——昨晚刷手机,看到哈佛刚发的2023成人研究,一句话把我戳醒:把隐私当谈资的人,皮质醇直接飙23%,老得比同龄人快半拍。
哈佛刚放出来的数据:同样被领导骂到狗血,有人三天就回血,有人三个月都缓不过来,差距不在能力,在“恢复速度”——前者皮质醇回落只要48小时,后者能飙半个月。
每日酷刑:紧盯手表配速,掉速0.1秒 → 焦虑值+50% → 强行冲刺 → 心率飙升160+年终复盘:跑量1200公里,配速卡死6‘30“,伤病休假42天
”——别急着答,这问题已经把人分成了两拨:一拨儿是凌晨两点还在给对象发“睡了吗”,另一拨儿把微信设成免打扰,连10086都找不到。
“福气脸”这个词,最近被刷上热搜,配图却是地铁里一张张皱成包子的脸。
生活中,压力似乎无处不在:亲人突如其来的生病,职场上没完没了的任务,人际交往中的复杂,个人情绪的变化,甚至环境的剧烈变化也会让人陷入不安。
2019年,34岁的周岚在浙江一家互联网电商公司担任运营主管,日常需要盯紧销售数据、策划活动方案,还要协调各类部门的对接。工作节奏极快,她习惯用加班来填补团队效率的不足,经常凌晨还守在电脑前修改方案。为了维持精力,她把咖啡当作水喝,每天至少三四杯,几乎从不吃早
45岁的王女士是一名中学教师,最近半年来总是莫名其妙地心慌、失眠,工作时注意力难以集中。起初她以为是更年期的正常反应,直到在学校突然出现胸闷气短、手心出汗的症状,才意识到可能是焦虑在作怪。经过心理科医生的详细评估,王女士被诊断为轻度焦虑障碍。
“在开会”三个字发过来,我盯着手机愣了十秒,心跳直接飙到120。
你有没有注意到,身边那些“老得慢”的女人,往往不是最会打扮的,也不是最有钱的,但她们就是有种说不出来的精神劲儿。你以为她们靠的是天赋?不,其实是一些日积月累的小习惯,在悄悄地帮她们“延缓时间”。
“删了他微信那一刻,手还在抖,结果三天后皮质醇直接掉三成,睡得比双十一抢券还香。
为了解答这些问题,Chandola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压力激素皮质醇上。下丘脑-垂体-肾上腺(HPA)轴是连接大脑和身体的中枢应激通路,它控制着人类对压力的大部分反应。当我们经历压力时——无论是心理因素,例如迫在眉睫的最后期限,还是生理压力,例如刺骨的寒冷早晨——
42岁的李姐在公司是出了名的“老好人”,同事推给她的额外工作她从不拒绝,客户再无理的要求她也笑着答应。在家里,她总是迁就丈夫和孩子,哪怕受了委屈,也只是躲进厕所默默流泪,从不敢表达不满。半年来她一直觉得胃部不适,以为是普通的胃病没放在心上,直到疼痛剧烈到无法站